
启动仪式

成县文化馆馆长、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成志杰讲话

副校长王胜青宣布学校“非遗进校园”实践活动开始

颁发“陇南师专非遗课程指导教师”聘书

节目表演

节目表演
6月11日上午,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宣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学校举行“非遗进校园”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成县文化馆馆长、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成志杰,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唐虹,学校副校长王胜青,校史馆、教务处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徽县、成县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参加了活动。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陇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主任、校史馆负责人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南作为集“丝绸之路”、“藏羌彝文化走廊”、“陇蜀古道”、“茶马古道”等一体的、交错分布、相互依托的、立体的文化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学校积极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逐步加强非遗相关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积极与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合作,围绕课程建设、社团建设等方面组织开展包括戏曲、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舞蹈等非遗的传承实践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走进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成志杰说,陇南师专是培养教育人才的重要平台,本次举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作用意义重大,每个人要以对国家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从被动传承保护向主动传承保护,从单一保护传承向全面保护传承保护,切实加强对文物传承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使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
王胜青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各位非遗传承人颁发“陇南师专非遗课程指导教师”聘书,并宣布学校“非遗进校园”实践活动开始。
在非遗项目传承人和我校非遗课程实践教学成果舞台展示中,成县民间小调《八仙上寿》(县级非遗项目)、成县羊皮鼓表演(市级非遗项目)和白马人土琵琶弹唱《十二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马民间舞蹈火圈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表演,为广大群众展示了当地人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以独特的风格展示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到所在地区文化历史的独特性,在学习欣赏本地人民生活智慧的同时,领略家乡的民俗文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家乡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活动最后,我校师生制作的烙画、扎染、剪纸等非遗手工制品,得到了非遗传承人的认可和好评。(文/李懿姣 丁 帆 图/王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