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李艳红评议思政课
2月28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校长李艳红来到1号教学楼,深入思政课堂,听评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成玉梅讲授的思政课。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成玉梅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发同学们深入思考,与同学们展开热烈互动。下课后,校长李艳红、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及特聘教授对本节课进行了评议。大家一致认为,该节课的课堂把控好,上课有激情,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流利。建议在教学方面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李艳红指出,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思政课建设,学校也非常关注思政课教师的成长进步,希望思政课教师继续加强理论学习,苦练基本功,力争推出一批示范课,为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工作多做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勤学简单汇报了思政课的开设情况。他说,马克思主义学院多年来着力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力争做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让同学们喜欢思政课,思政课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成玉梅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是职责所在。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认真改进不足,努力把思政课上得更精彩、更有成效,努力做学生喜爱的“引路人”。
多年来,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都会带领校党委班子成员深入教室听评思政课,分析教学得失,提出改进课堂质量的有效建议,以便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上好思政课。这一惯例已成为陇南师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传统,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已成风气。(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