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方就专递课堂实施问题展开讨论

合影留念

观看演出

李艳红等领导为学生赠送奥尔夫音乐教具礼包
5月31日,学校“互联网+”支教团队在校长李艳红的带领下赴舟曲县东山镇九年制学校、尹家小学开展教学回访活动。
支教团队一行9人在县教育局负责人的陪同下,观看了孩子们的“六一”节目表演,与孩子们共庆儿童佳节。当孩子们认出了屏幕里经常出现的支教老师时,开心地向老师问好并急切地把他们拉到教室里,拿出画本让老师看课堂里绘制的作品,以及他们的学习心得。今天孩子们演出的节目是支教学生在音乐专题课堂教学中排练的。演出结束后,李艳红为孩子们送去了奥尔夫音乐器材及美术器材包。
在随后举行的校地座谈会上,教育局局长闫拥政对支教团队回访表示欢迎,他高度肯定了我校“互联网+”支教团队开展的专递课堂教学工作,一方面弥补了偏远地区学校音乐、美术老师的不足,同时也使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够从小得到锻炼,并就下一步持续推进项目开展给出了建议。李艳红对县教育局给予项目开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互联网+”支教项目之所以能够在舟曲取得良好效果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成就的,感谢舟曲教育局对我校的信任及支持,感谢长期扎根在乡村学校的教师的辛勤付出。她强调,项目实施两年来是我们相互成长又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一方面是我校准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将来能够为教育事业服务;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支撑,通过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养体会到项目这两年来所取得的进步。通过此次回访,让自己更加感受到了山大沟深的学校是多么的不容易。教务处负责人汇报了2019年9月以来项目常态化开展的工作成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受援学校教师尹三荣提出了项目开展遇到的问题与建议;支教学生代表汪朝朝以亲身经历分享了“互联网+”支教模式对个人成长及对偏远地区学生的作用。
此次回访活动恰逢六一儿童节,通过精心筹备,以“互联网+支教中心校”与“互联网+教学点”两条线展开工作。支教团队在早晨10点赶到东山镇九年制学校,与学校师生、家长们、各界人士一起参加了六一节目演出。演出节目《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由我校“互联网+”支教学生戴玉清所排练,节目反响热烈,侧面反映出了我校“互联网+”支教项目的实施达成预期效果。节目演出完毕后,李艳红等人给孩子们送去了图书、红领巾等节日礼物。
从2019年的尝试积累到2020年的内涵优化再到2021年的夯实纵深,我校“互联网+支教”服务项目在舟曲的土地上走出了一条以“跨域资源+技术拓展”为支撑,以多元化、精准化、持续化、常态化为特色的教育扶贫实践创新之路。(教务处)